0 0
你有 0件商品 在購物車

B650 V.S B850 的差異

 

  • 🔍 AMD 主機板新舊交替!B650 vs B850 差在哪?一篇看懂差異

隨著 AMD 推出 Ryzen 9000 系列處理器,新一代的 800 系列晶片組 也正式登場。其中,最多人討論的就是中階定位的 B850 主機板,因為它的定位與前一代的 B650 幾乎重疊,價格也相近,讓許多玩家疑惑:「到底該買哪一個?」

本篇將用最簡單的方式帶你了解兩者差異,並根據用途給出購買建議。

 

 

 

⚙️ 一、相同點:同為 AM5 平台,支援 Ryzen 7000~9000 系列

 

無論是 B650B850,都屬於 AM5 平台,支援目前與未來的 AMD 處理器,包括:

  • Ryzen 7000/7000X 系列

  • Ryzen 8000G APU 系列

  • 最新 Ryzen 9000/9000X3D 系列

這意味著,只要 BIOS 更新到最新版,兩者都能輕鬆帶動新 CPU,不用擔心「插不下」或「沒支援」。

 

二、主要差異:B850 標配 PCIe 5.0,B650 則為選配

 

項目 B650 B850
支援平台 AM5 AM5
PCIe 5.0 非強制,有些板子有 標配至少 1 組 M.2 PCIe 5.0
記憶體 DDR5(支援度依板商不同) DDR5(通常支援更高頻)
Wi-Fi 標準 多為 Wi-Fi 6/6E 多為 Wi-Fi 7
發表年份 2022 2024(更新)

 

 

重點在於 PCIe 5.0 通道數

B850 晶片組「官方規範」要求至少一組 M.2 必須是 PCIe 5.0 x4,對未來要使用超高速 SSD(如 14 GB/s 的 Gen5 NVMe)會更有保障。

反觀 B650,雖然很多主機板實際上也支援 Gen5,但這取決於廠商是否實作。

 

🔋 三、供電與擴充性:B850 產品普遍升級

 

雖然晶片組本身不直接影響供電,但各品牌推出的 B850 主機板多為新設計,普遍具備:

  • 更好的 VRM 散熱片設計

  • 更多 M.2 插槽與 USB 連接埠

  • 原生支援 Wi-Fi 7/2.5G LAN

  • BIOS 預設支援 Ryzen 9000 系列,免更新即插即用

因此,如果你注重未來升級、想多掛幾顆 SSD 或外設設備,B850 會更靈活。

 

💰 四、價格與市場選擇:B650 性價比仍高

 

由於 B650 推出較早、型號更多、價格區間從三千多到上萬元不等,因此目前仍是「性價比王者」。
例如:

  • MSI B650 Gaming Plus WiFi 約 NT$4,400

  • ASUS TUF B650-Plus WiFi 約 NT$4,900

而 B850 則因新品上市,售價略高:

  • MSI B850 Gaming Plus WiFi 約 NT$5,800

  • ASUS B850-F Strix WiFi 約 NT$6,000+

差距約 1,000~1,500 元,但換來 PCIe 5.0、更新設計與更長期支援,是否值得就看用途而定。

 

🎯 五、購買建議:看用途選就對了!

 

🕹️ 遊戲玩家/多開使用者

👉 選 B650

已經能穩定支援 RTX 5060Ti、5070Ti 等顯卡與高頻 DDR5 記憶體,效能發揮不會差。 搭配 VRM 設計好的板子即可,例如 MSI B650 Tomahawk、ASUS TUF B650-Plus。

💼 專業剪輯/長期升級族

👉 選 B850
若你未來要上更高階 Ryzen 9000、PCIe 5.0 SSD、或希望 BIOS 支援更久,B850 是更安全的投資。
像 MSI B850 Gaming Plus WiFi 或 ASUS B850-F Strix 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
 

🧠 結語:B850 是「新一代 B650 Plus」

簡單說,B850 並非取代 B650,而是 在同價位帶上更進化的版本
對於想組 Ryzen 9000 平台的新玩家,B850 更「未來 proof」;但若你預算有限、用中階 CPU + GPU 組電腦,B650 依舊是穩定可靠的選擇。